數字化技術服務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在這個計劃中,師范院校以“1+M+N”的方式組團,即由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10所高水平師范大學牽頭,會同上海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30所地方較高水平師范院校作為參與幫扶高校,共同對32所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師范院校進行重點支持,共覆蓋了全國72所師范院校。涉及主體多,空間距離遠,如何實現“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的常態化開展?
在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的指導下,“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的具體實施將教師素質提升與教育數字化進行了有機結合,尤其是在優質資源共享、提高教師培養的精準度、協同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師范教育優質資源不均衡、空間阻礙造成協作不持續、教師職前職后培養割裂等系列難題。
同步課堂,探索
數字化技術支持下的多元課程形態
今年3月,一場高質量共享課堂出現在江西上饒師范學院:學生們通過視頻與華東師范大學的學生同上人工智能導論課,華東師大的教師擔任主講,上饒師院的教師擔任助教,智能課程軟件則讓兩校的課堂活動數據實現了實時互傳,這節混合同步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深受學生喜愛。
混合同步課堂是一種典型的“雙師”課堂組織形式,需要中心校和遠端教學點的學生通過富媒體同步技術共同參與中心校教師的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團組從2022年起牽頭上海師范大學等對上饒師院展開了重點幫扶,積極研究與探索混合同步課堂,與中西部院校共享優質課程資源,一起開展教學協作創新。
為了提升同步課堂和教師觀摩成效,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通過技術平臺舉辦“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國家一流課程跨校教研,對課程實施思路、師范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并就該課程考核中應用的微能力測評進行詳細解讀。該課程主講教師是華東師范大學教師發展學院院長、教授閆寒冰和教師發展學院副院長、副研究員魏非。目前,同步課堂已開展3個學期,以線上方式開展,每學期開設9次課,每次課3學時,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阿壩師范學院和天水師范學院總計17個班級以同步課堂的形式參與學習,來自17所師范院校的124名教師觀摩直播教學。
華南師范大學團組也在“同上一堂課”上進行了深入探索。深度參與該項目的華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部博士后袁濤告訴記者,為了避免“同上一堂課”教學研討活動成為刻意的“表演”,華南師大進行了兩方面探索:一方面,建立虛擬教研室,以高校學科教學論教師作為名師帶頭人,充分挖掘中小學一線名師名校長工作室的優秀師資,遴選優秀師范生參與,以任務為驅動,形成線上的研修空間;另一方面,根據教育教學和教師能力發展的規律與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教學行為表征的個性化能力指標數據采集。在協同機制中,逐漸推動新技術的“常態化伴隨式”應用。
新技術固然重要,但最了解教育教學的人一定是教師,“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各團組將優秀的教師和先進的技術結合起來,深入探索了三種課堂形態:第一種是“雙師”課堂,兩校間可以實現在線可視式交互;第二種是線上教研共同體,一方主備課,另一方或幾方參與教研活動;第三種是在線見習、實習和研習。其中,在線見習是多種課堂形態的組合,三種課堂形態里開發的“專遞課堂”則是由一名教師給不同的教學點、不同學校的學生上一堂課,相當于“一拖三”。
這些課程形態在確保內容優質的基礎上,在提高效能的目標下,實現了課程開展的常態化。
精準測診,打造
規范課堂行為新路徑
“我們通過語音算法實現語音聚類,教師上完課就可以看到包括影像和聲音的課堂實錄分析,以及教師在整節課中的走位、視線等關注學生的數據散點圖……”袁濤正在介紹的是華南師大團組正在探索的指向“人工智能+教師能力發展”的“智慧教室”,“我們用人工智能技術去解構數據,形成一套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指標體系,又不斷利用專家和AI評估的差異度提升算法、優化指標?!?br/>
這種指向教師能力發展AI測診的環境,集傳統課室、視頻錄播、數據采集、數據呈現等功能于一體,實現AI課堂分析數據實時呈現,可以生成教師課堂教學能力AI測診報告,輔助專家教師指導、名師名校長聽評課、學校教研備課、師范生實踐教學改進等需要,推動了教師反思和教育教學行為的規范提升。目前,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中,已建成10個這樣的標準化“智慧教室”。
“精準測診,是數字技術融入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方向。”魏非進一步對“智慧教室”支持教師發展的建設和研發前景提出三點建議:
“一要在真實情境中無感采集和分析教師知識、技能應用表現及成效,對教師實踐能力進行自動分析,真正落實能力本位、面向實踐;
二要構建和應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參與的分析模型,支持智能診斷和分析;
三要關注差異,區分環境與教學應用情境,滿足教師個體和學校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智慧聯通,構建
專業協同發展新范式
2022年以來,華南師范大學發起“雙師協同課堂”項目,連接在校師范生與江西省贛州市楊梅小學、贛州市田心明德小學、贛州市興國縣思源實驗學校3所學校進行遠程結對,匯聚高校、研究院所、一線教師、企業等多方力量,組成協同創新共同體……實踐項目開始后,很多師范生積極報名參與,充分準備課件內容,這成為師范生們從理論學習邁向實踐的“第一堂課”。
如今,“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開展一年來,全面推動了項目院校的師生交流和優質資源共享。截至2023年初,院校組團總計向重點支持師范院校開放了184門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圖書館資源及數據庫近200個,師范生訪學交流跨校培養近200人,培訓教師超過1萬人次。院校間還互派干部掛職交流、教師雙向交流,鼓勵培訓成果向實踐應用轉化,不斷創新資源建設機制,通過統籌建設、示范項目提煉、面向社會征集、典型實踐遴選等方式,加強優質資源共建,擴大輻射范圍。
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中,我們看到了虛擬教研室中的異地教研,看到了天南地北的協同發展共同體,看到了優質資源的共享分發,看到了訓前、訓中、訓后的一體化管理,看到了72所院校的智庫連接。這些,如果沒有數字化技術手段的“智慧聯通”是很難做到的。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等實施教師數字化能力提升支持項目,為72所“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院校和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師發展機構捐贈“智慧教室”,將數字化技術支持下的聯通特征總結為四個方面:
一是實現“空間通”,在高校的微格教室內訓練師范生基本技能,并將中小學一線的鮮活課堂第一時間連入師范生課堂,在真實情境中加強對師范生的培養。
二是實現“人際通”,讓師范生得到高校教師和實踐基地教師的“雙導師”指導。
三是實現“資源通”,把中小學一線數字化環境下最新的課堂案例放在師范生課堂里。
四是實現“機制通”,設計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高校和企業分別作為研究和技術創新的主體,高校、政府、中小學、幼兒園和企業多方協同發力提質。
如何將教師培養與數字化技術手段結合,破解教師培養中的難題?從數字化技術支持服務教育,到數字化技術為教育賦能,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但是,唯有不斷前行,方能抵達。我們期待著有一天,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等重大項目的推動下,教育數字化在強化教育人才支撐、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上有更加卓越的表現。
本文由教育信息化資訊(ID:gxxxhzx)編輯發布,來源:中國教育報(記者 孔萌)